前段时间,诊室来了一位叫豆豆(化名)的9岁小女生。一坐下,豆豆妈就焦急地给我叙述这1年多来的煎熬。去年年初的时候,洗澡过程中,无意发现豆豆右侧乳房有个小硬核,当时并未想到什么。这之后呢,妈妈发现豆豆的食欲越来越好,体型明显开始变胖,开学时校服的裤腿也突然短了一截子。到8月份暑假里,豆豆妈发现豆豆的双侧乳房已经像花蕾一样鼓起来了,一夜未眠。次日立即前来医院就诊咨询,一系列的检查结果令豆豆妈傻了眼。综合因素后医生考虑豆豆有性早熟可能,建议进一步相关检查,但与豆豆妈沟通后,要求口服药物治疗观察一段时间,随后给予口服中药治疗3个月来复诊。
因中间事情耽误以及豆豆妈的大意等等原因,直到今日,半年又过去了,妈妈带着豆豆姗姗来迟,此时的豆豆已经长到138cm,小脸白里透红胖乎乎的。妈妈说口服中药后似乎没有什么效果,豆豆的乳房发育越来越快,近1周来发现内裤上有少许分泌物,实在是让人担心。这一次,我们给豆豆做了全面的检查。那前后间隔半年,豆豆的身体,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将前后两次检查结果对比如下:
指标 2019年8月13日 (生活年龄8岁6个月) 2020年1月22日 (生活年龄9岁) 身高/体重 135.7cm/28kg 138cm/31kg 骨龄片(BA) 9岁6月 10岁 磁共振检查 未查 垂体发育未见异常 性激素检查 FSH 3.05IU/L,LH 0.39IU/L FSH 2.92IU/L, LH 2.19IU/L 性激素激发试验 未查 LH 峰值21.18IU/L ,FSH峰值 8.32IU/L,LH/FSH>0.6 B超: 双侧乳腺发育B2期;右侧卵巢20*11mm,内可见最大卵泡直径4.6mm;左侧卵巢22*7mm,可见增大卵泡直径3.0mm 双侧乳腺B3期;右侧卵巢30*13mm,最大卵泡直径11*6mm;左侧卵巢28*12mm,最大卵泡直径11*8mm;子宫大小30*22*12mm;宫腔线居中,内膜厚度3mm
这一系列的检查,提示豆豆已经明显进入了青春期,符合中枢性性早熟(CPP)的诊断了。看着豆豆还一脸稚嫩、无辜的表情,豆豆妈的心情五味杂陈。
那豆豆为什么就“早熟”了呢?如果您也是“豆豆妈”,您该怎么及时发现和解决呢?那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女孩、男孩成长道路上身体方面的小烦恼吧!
正常的青春期发育
说到性早熟,那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正常的青春期发育?
正常的青春期发育:指的是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第二性征出现至性成熟及体格发育完善的一段时期。主要表现为:1.内外生殖器官的发育;2.第二性征出现。青春期正常启动年龄:女孩10-12岁,男孩12-14岁。
正常青春期性发育顺序:女孩表现为乳房发育?阴毛、外生殖器官改变?腋毛生长?月经初潮;男孩表现为睾丸容积增大?阴茎增长增粗?阴毛腋毛生长?变声、胡须?首次遗精。
说到这,家长朋友们一定要重视,不要以为女孩来例假、男孩变声才是青春期,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青春期的后期。特别是男孩早熟的情况最不容易发现,也是很隐匿的,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关注。
中枢性性早熟
接下来我们重点了解下最常见的中枢性性早熟(CPP)。
中枢性性早熟在我国被定义为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并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动和性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的一种常见的儿科内分泌疾病。CPP患者由于性发育过早,骨骼成熟较快,骨骺提早闭合,青春期持续时间缩短,多导致成年终身高低于普通人群。
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率约为1/10000~1/5000,女孩约为男孩的5~10倍。国内女性患儿和特发性病变的比例近年来明显增加;男孩60%-80%是器质性病变引起。
自测一下您的孩子有没有以下情况:和同龄孩子相比,身高或体重出现突增或突降;女孩8岁前出现乳腺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
孩子性早熟,该怎么办?
如果孩子有性早熟的相关症状,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
当怀疑自家孩子早熟时,一定要带他去正规医院的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做检查,不可自行判断。对于孩子有没有早熟的诊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化验才能下结论。
在就诊前,家长可以回顾一下孩子既往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交际情况以及饮食情况等方面细节,查找是否有导致早熟的诱因。
就诊中,医生首先会对孩子进行查体,包括身高、体重的测量,看看孩子的发育等级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会通过骨龄片以及相关检验做进一步的检查,全程需要家长一定要将孩子详细情况告知医生,切勿隐瞒。
早熟的危害 早熟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很多,比如影响孩子最终成年身高、导致心理自卑和不安、易诱发不良行为、增加肿瘤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发生的概率等等。一般来说,临床干预的目的主要是避免由于性早熟引起的患儿性激素分泌增加,出现身体发育过度加快、骨骼过早成熟和骨骺提前闭合的情况,导致孩子在儿童期身材较同龄人偏高大,而最终成年后较同龄人身材偏矮小。所以如果孩子被诊断为早熟后,父母一定要听从医嘱进行科学规范的监测和治疗。
总之,在面对孩子疑似性早熟困惑时,家长一定要冷静处理,不可自行用药,也不能无所作为,应尽早带着孩子就医,进行综合评估。
- 上一条:牛奶蛋白过敏相关知识
- 下一条:这样吃母乳质量更好哦~
- 儿童肠胀气怎么办? 2021-06-30
- 儿童早期发展——关注生命最初1000天 2021-06-02
- 小女孩的秘密 2021-04-23
- 什么是顺应喂养? 2020-07-31
- 孩子这五个表现 是生长发育迟缓了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