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相较于过去,儿童用药已方便很多,但是仍然难以做到准确剂量和规格,一些药物标注时对儿童的剂量只标注“儿童酌量”的字样,在使用过程中难以掌握准确的用量,导致小儿用药问题较多 [1]。
近年来随着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逐渐趋于低龄化,儿童发病率逐渐增高,但是国内相关药品仅有适合成人使用的规格和剂量,尚未制定出应用于儿童的剂型和剂量。而儿童自身器官稚嫩,机体对药物进行代谢的功能较差,药物代谢过程中常伴有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于儿童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等随年龄增加而改变,不同年龄儿童用药剂量差别很大。小儿药物剂量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小儿体重计算:
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患儿体重应以实际测量的体重为准或按公式计算获得。年长儿童按体重计算如超过成人剂量,则以成人剂量为限。为便于日常应用,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粗略估算小儿的体重:
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
2-12岁:体重(kg)= 年龄×2+7
每日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
2.根据年龄估算:
按年龄比例可推算出小儿剂量,简便易行,但每个小儿的个体生长发育不同,虽是同一年龄,但体重各有差异,故该计算方法比较粗。适用于剂量幅度大,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药物,如止咳药、营养药等可按年龄计算。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此种计算方法较合理,科学性强,适用于各年龄段,即不论任何年龄,其单位体表面积的剂量是相同的。此法的缺点是计算方法复杂,首先要知道用药者的体表面积大小,还得知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用药剂量,此法不适用于新生儿及小婴儿,因其体表面积与体重差异大。体表面积的计算可参照体重与体表面积折算表査找,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3]:
体重<30kg的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体重>30kg的小儿,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 m2;
体重>50kg的小儿,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 m2;
小儿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2)×剂量/ m2
4.按成人剂量折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成人平均体重(60kg)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2)/成人体表面积(1.7m2)
注意:1.7 m2为成人平均体表面积;此法仅用于未提供儿童剂量的药物,所得剂量一般偏小,故不常用[4]。
儿童由于年龄、身高、体重、疾病的不同,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也存在个体差异,故在小儿疾病治疗中需综合考虑合理药物及用药剂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上一条:禽流感防治知识_如何预防禽流感
- 下一条:夏季预防保健常识之中暑后急救措施
- 儿童肠胀气怎么办? 2021-06-30
- 儿童早期发展——关注生命最初1000天 2021-06-02
- 小女孩的秘密 2021-04-23
- 什么是顺应喂养? 2020-07-31
- 孩子这五个表现 是生长发育迟缓了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