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0日,高龄孕妇陆女士在接受了西安高新医院副院长、国际部产科主任李维玲的剖宫产手术后,顺利诞下一名男婴。病床前,望着平安健康的母子,陆女士一家喜极而泣:这孩子的降临实在是太过艰难了......
今年32岁的陆女士与丈夫结婚近8年了。婚后,夫妻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和睦。平日里望着两人出双入对,不知羡煞多少外人。但就是这对令外人羡慕不已的夫妻却因为迟迟没有生育,让他们的婚姻幸福指数大打折扣。在经过长达4年的艰难求医治疗之路后,2013年的时候,陆女士终于怀上了孩子。可谁又能想到,陆女士的这次怀孕却是一个宫外孕,孩子没有盼来,反倒被切除了一侧输卵管,还被查出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这一来,要想怀上孩子就更难了。面对这种情况,陆女士的丈夫灰心了,也想着抱个孩子来养,可陆女士就是不愿放弃。功夫不有心人,在2016年新年过后不久,陆女士的肚子终于有回应了。面对这次的“喜信”,陆女士一家喜悦,且更加忐忑着......
陆女士的再次怀孕来之不易,为了成功保胎,陆家妈妈专程从乡下赶来,如同侍候大熊猫般的悉心照料着女儿。
一天早晨,从卫生间出来的陆女士突然脸色大变,声音里带着哭腔告诉妈妈,她竟然“见红”了。这一句“见红了”非同小可,胆小怕事的陆家妈妈被惊出了一身冷汗,手忙脚乱的把女儿送到医院。
在西安市高新医院妇科,陆女士被诊断出“先兆流产”,出于慎重起见,陆女士被要求住院做保胎治疗。而此时陆女士仅仅怀孕11周。
两周后,治愈的陆女士在丈夫和妈妈的陪同下出院。按照医嘱,回到家里继续小心的养胎。
2016年11月12日,怀孕25+6周的陆女士出现了腹部坠痛的症状,她不停的用双手捂着肚子,弯着腰痛苦的呻吟着。难道,这次的怀孕又会像上次一样以失败告终?
尽管天气已经十分寒冷,可陆女士的丈夫和陆家妈妈出现在西安高新医院副院长、国际部产科主任李维玲的面前时却是一头的大汗,连声请求李院长一定要为她们保住陆女士肚子里的孩子。
面对急切的病人家属,刚刚查完病房的李院长,毅然沉稳的在办公桌前坐下,耐心听完家属诉说后,仔细对陆女士进行了检查:宫缩很明显,宫颈管消退90%,宫口可容1指!李院长的心里已经明了——“先兆流产”可以确诊!病人必须马上住院治疗!
结婚十年——好不容易再次怀上孩子——离生产还有三个多月——却再次出现“先兆流产”!病房里,曾经是军人出身的陆女士失去了往日的优雅与平静,表现得焦虑不安。在对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时候不再像往常那样温文尔雅,而是极度的不耐烦、不配合,有时还会冲着母亲歇斯底里的吼叫。看着女儿一次次粗暴的对待自己,陆家妈妈的精神也几乎崩溃,她拿起茶几上的水果刀就朝自己的手腕割去……多亏巡房的护士发现及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李院长心里清楚,陆女士的这种反应是由于对这来之不易的胎儿的极度担心,以及三年前怀孕失败的心理阴影造成的;结合她反复出现的自发性宫缩症状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合并症后,李院长决定将其纳入住院超过30天的特殊病例治疗,并专门成立了以李院长为首的医疗小组重点管理。并先后三次召开科内会诊,研究讨论治疗方案、护理要求,及时评估治疗效果以及孕期长时间的保胎治疗其药物可能对胎儿的影响、预后等。由于陆女士及家人对胎儿的期望值高,精神高度紧张,李院长坚持每天至少查房一次,并利用下班时间多次和陆女士谈心,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精神压力。主管医生闫璐更是早出晚归,每天一上班总是第一个走进陆女士的病房,下班后还要通过微信和她沟通聊天,并鼓励陆女士听音乐、看书分散注意力。
在入院的第64天陆女士右下肢皮肤出现红肿,血管彩超提示右侧大隐静脉峰值流速减低。考虑其卧床时间长,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白燕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赵青对陆女士的护理和照顾更加用心,两人每天轮流为其按摩双下肢,定期为她梳头、擦洗身体、换洗衣服......,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出院,整整83天!这亲人般的关怀呵护,一点点感动温暖着陆女士的心,她的焦虑情绪慢慢平复,笑容重新回到脸上。
转眼间陆女士已怀孕36周,再有三四天就是农历新年了。这天早上,陆女士突然向前来查房的李维玲院长提出要提前终止妊娠,为其做剖宫产手术。陆女士及胎儿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呀!她此时提出这样的要求,背后一定是有什么原因。果然,经过婉转的交谈,李院长了解到陆女士之所以要提前手术,是因为自己的预产期正好在新年假期,担心李院长到时不能亲自为自己做手术,这对她来讲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是的,在陆女士住院治疗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李院长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以及体贴入微的关怀,使得陆女士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彷徨焦虑一一得到了消除和平复,李院长俨然已成了陆女士心中最值得信赖、依靠和托付的人。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院长摸着陆女士的头和蔼的说:“傻丫头,你的这个孩子来的这么不容易,足月后,手术我一定亲自给你做。”
2017年1月30日,已经入院保胎治疗78天,怀孕37周的陆女士终于等到迎接新生儿降临的这一刻。手术室里,李院长拉着躺在手术台上接受麻醉的陆女士的手微笑着和她交谈,以平复她的术前紧张情绪。手术一步一步顺利实施着,8点50分,一个重2750克、APgar评分为9-10-10的男婴被成功从陆女士的子宫内取出,伴随着新生儿洪亮的哭声,尚在术中的陆女士泣不成声,周围的医护人员无不动容,而李维玲院长则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历来沉稳坚毅的她,眼中也泛起了泪花……
陆女士及其家人所不知道的是,为了兑现自己“亲自手术”的诺言,面对身患癌症、病情危重的87岁老父亲,李维玲院长放弃的是陪同老人度过这最后一个新年的机会,毅然在大年初三的早上,踏着积雪,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来到自己熟悉的岗位,拿起了手术刀……
医者德行,医者仁术。“珍贵儿”,在医学术语上来讲,指的是“问题”夫妇的条件太差不能怀孕或者即使怀孕也很难保胎,但在医院精细护理下诞生的婴儿。但这“珍贵”二字对于患者家庭来讲远远不只停留在这简单的几句术语解释上,它对于一名孕妇,乃至孕妇身后的众多亲属的分量早已超出了医学范畴,某种程度上可能承载着一名孕妇或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为了保住这个胎儿,李院长率领全科上下倾注了极大心血,除了科学的诊疗手段、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作支撑外,贴心关怀、温情呵护也为孩子的顺利诞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017年4月12日,国际部医生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请问李院长在吗?我是陆x,我想当面再对她说声谢谢……”,这已经是陆女士出院后第三次打电话联系李院长了。当天下午,已经出院两个多月的陆女士夫妇特意赶到医院,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母子安 贴心护理似家人”的大红锦旗送到李维玲院长、白燕护士长、闫璐医生和赵青护士的手中。陆女士激动地说:这面锦旗第一我要送给高新医院的医生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第二我要送给高新医院的全体护士们,仁心仁术,爱心倾注;第三我要送给高新医院,高新医院医术高,民办医院为人民!如今,我们能看到的是陆女士夫妇那舒心、满足的微笑。
- 2024年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 ----支持母乳喂养 共建生育友好 2024-08-02
- 人类幼崽出生第一个小时会做些什么? 2024-07-06
- 好消息!儿童、孕产妇新冠线上问诊专区来啦~ 2022-12-08
- 好消息! 2022-05-10
- 福利来袭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