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癌症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发现?
一、乳腺癌
中国每年乳腺癌新发数量和死亡数量分别占全世界的 12.2% 和 9.6%,乳腺癌也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但乳腺癌的病死率却逐年下降,是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癌症。
乳腺癌如何筛查呢?
1. 40 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钼靶。
2. 高风险女性,不管年龄高低,需要每年查 1 次乳腺磁共振。
「高风险」包括:经过专业的风险计算,得到终身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大于 20%;基因检测发现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变(比如安吉丽娜 ? 朱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中有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变;10 - 30 岁时曾做过胸部放射治疗等等。是否高风险,需要咨询乳腺专科医生。
3. 20 岁到 39 岁的女性每 3 年由乳腺专科医生查 1 次乳腺,包括乳腺外部的观察与触摸;40 岁以上的女性每年由乳腺专科医生查 1 次乳腺。
4. 20 岁以上的女性都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和触摸检查乳腺。观察乳腺的外观,比如乳头有没有异常分泌物,乳房的大小、性状有没有异常改变,乳房的皮肤有没有异常改变(如橘皮样改变)。触摸,主要是感觉乳房的质地,有没有硬块出现,步骤见下:
但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的自我检查,并不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好办法,很多情况下发现的异常与乳腺癌无关,并不能取代其他筛查方法。你所要做的是发现异常尽早到医院就诊,做进一步检查。
二、宫颈癌
中国每年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到世界的 1/3,是「宫颈癌大国」。大部分宫颈癌可以早期诊断,但很多女性都要等到出现症状才来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且大部分宫颈癌,都是由一种性传播的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 引起的。
宫颈癌的筛查就是为了发现 HPV 感染、癌前病变或早期宫颈癌。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1. 21 岁 – 30 岁的女性,每 3 年查 1 次宫颈刮片,不需要做 HPV 检测。如果宫颈刮片发现异常,需要检测 HPV。再根据结果更改筛查方案,具体咨询妇科医生。
2. 31 岁到 65 岁的女性,每 3 年查 1 次宫颈刮片,或者每 5 年查 1 次宫颈刮片+ HPV 检测。如果宫颈刮片发现异常,需要检测 HPV ,再根据两项检查结果确定新的筛查方案,一般都是将筛查频率改为每年 1 次,具体需要咨询妇科医生。
3. 65 岁以上的妇女可以停止筛查,但前提是:前 10 年没有中断规律筛查,前 20 年宫颈刮片都没有发现异常。
4. 即使接种过宫颈癌疫苗,也要按照上述筛查方案进行筛查。因为疫苗并不能覆盖所有亚型的HPV。
随着宫颈癌疫苗、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已经大大下降。普及宫颈癌筛查是目前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手段,但受女性的经济情况与文化程度限制,我国开展得还不够规范,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共同努力。
三、结肠癌
结肠癌是中国发病率第 5 高的癌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有研究显示,每个人一生有 1/20 的几率患上结肠癌。早期发现结肠癌,可以将癌症患者的 5 年生存率提高到 90% 上。癌症筛查是对付结肠癌的有力武器之一,但 10 个结肠癌患者中只有 4 个是早期发现的。
如何筛查结肠癌呢?
50 岁以上的普通人,无论男女,都需要以下筛查手段中的 1 种:
1. 每 10 年查 1 次结肠镜
2. 每 5 年查 1 次乙状结肠镜
3. 每 5 年查 1 次结肠钡餐造影
4. 每 5 年查 1 次 CT 结肠成像(虚拟结肠镜检查)
5. 每年查基于愈创树脂的大便隐血试验
6. 每年查大便免疫化学检验
7. 每 3 年查大便 DNA 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第 1 项的结肠镜筛查,其他所有筛查如果发现异常,都要再做结肠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有结肠癌高风险的人,不管什么年龄都需要进行筛查,主要靠结肠镜检查,因为结肠镜检查除了能检查,还有治疗功能。
那么哪些人是高风险呢?
1. 以前患过结肠癌或者腺瘤性息肉的患者
2. 患炎性肠病(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3. 有结肠癌或者结肠息肉家族史的患者
4.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的患者
- 上一条:恶性肿瘤能够治疗吗?
- 下一条:怎么分辨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 放射治疗的护理知识 2019-10-29
- 放疗期间吃什么好? 2019-09-27
- 放疗对肿瘤到底有多大作用?这篇文章统统告诉你 2019-08-21
- 关于癌症的十大谣言 你误信了没有? 2019-07-15
- 放疗、化疗到底如何选择? 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