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剧第二位,在美国男性中居第一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超声检查、直肠指诊广泛应用于人群筛查,近几年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随访的最佳指标。
(1) PSA检查时机: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和美国肿瘤学会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接受例行PSA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查。
(2) 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血清PSA的水平,因此PSA检查应在射精24h后,膀胱镜检查、导尿等操作后48h,前列腺的直肠指诊后1周,前列腺穿刺后1个月进行,PSA检测时应无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等疾病。
(3) PSA结果的判定: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血清总PSA(tPSA)>4.0ng/ml为异常。对初次PSA异常者建议复查。当tPSA介于4~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约25%左右(欧美国家资料),血清PSA受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数据显示,年龄特异性tPSA值分别为40~49岁为0~2.15ng/ml,50~59岁为0~3.20ng/ml,60~69岁为0~4.1ng/ml,70~79岁为0~5.37ng/ml.我国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特异性tPSA值各年龄段分别为:40~49岁为0~1.5ng/ml,50~59岁为0~3.0ng/ml,60~69岁为0~4.5ng/ml,70~79岁为0~5.5ng/ml,≥80岁为0~8.0ng/ml.这构成了进行前列腺癌判定的灰区(PSA4~10ng/ml),在这一灰区内推荐参考以下PSA相关变数。
(4) 游离PSA(freePSA,fPSA):fPSA和tPSA作为常规同时检测。
(5) PSA密度(PSAdensity,PSAD):即血清总PSA值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
(6) PSA速率(PSAvelocity,简称PSAV):即连续观察血清PSA水平的变化,前列腺癌的PSAV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和正常人。
- 上一条:《输尿管软镜技术》
- 下一条:《双J管留置后的自我管理》
- 前列腺健康知识 2023-12-25
- 活动有方、五脏自合 2023-11-27
- 精索静脉曲张 2023-10-31
- 输尿管结石手术动画演示 2023-07-31
- 人体泌尿系统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