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化疗前,医生都会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详尽的告知,化疗药物不仅杀伤恶性肿瘤细胞,同时也对正常的骨髓造血细胞有杀伤作用,所以,在每轮化疗结束后,人体正常的造血功能会受到暂时的抑制,在医学上称为“骨髓抑制期”,在此时期,患者会出于非常“脆弱”的状态,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骨髓抑制,最直接就表现在外周血常规的化验报告上,接下去我们就对血常规报告上的其一重要指标(白细胞计数)进行解释: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4-10(×10^9/L)。
按照医生的说法,在白细胞计数的数字后面乘以1000,就是每微升(1升的百万分之一)中白细胞的个数。白细胞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机体的防御,帮助抵抗外界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入,当化疗后进入骨髓抑制期的重要标志就是白细胞计数降低。
白细胞可进一步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等,在血常规报告上一般以分类百分比和绝对值的形式体现,在这里我们最关心的是中性粒细胞,因为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的最重要的“卫士”。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在骨髓抑制期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一般是同步下降的。
当白细胞数值<1.5>(1500个/微升)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500个/微升)时,骨髓造血功能出于显著的抑制状态,机体防御外来病原入侵的“卫士”基本全部倒下,身体抵抗力很弱,极易发生发热、严重感染等并发症。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使用支持维持治疗药物,比如刺激骨髓粒细胞前体成熟的细胞因子药物,如重组粒细胞集落生长刺激因子(吉粒芬)、重组粒-单核细胞集落生长刺激因子(特尔立)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以加快中性粒细胞的恢复,帮助患者度过困难的骨髓抑制期。
- 上一条:手把手教你解读凝血报告单
- 下一条:动/静脉血栓的区别
- 血友病患者的家庭治疗和护理 2023-03-31
- 血液病患者到底该不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2023-02-28
- “阳过”该如何消毒 2023-01-29
- 人体铁过载,什么方法可以去除? 2022-11-30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铁过载的检查方法 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