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脑血管病发生有密切因果关系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其可以是一种疾病或生理状态。脑血管病的危险因 素又可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系指不能控制和治疗的危险因素,包括:
1)年龄:是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如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1倍以上。
2)性别:男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度较女性高。
3)低出生体重
4)人种/种族:如黑种人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种人,亚洲人群脑血管病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5)遗传:家族中有脑血管疾病的子女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明显升高。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
1)高血压:血压和心血管病的风险呈线性相关,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
2)吸烟:吸烟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吸烟量成正比,最高可高达不吸烟人群的6倍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
4)心房颤动:单独增加卒中风险3-4倍。
5)其他心脏事件:包括扩张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缺陷等。
6)血脂异常
7)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8)镰状细胞病:20岁镰状细胞病患者卒中的发生率至少为11%。
9)绝经后激素疗法:绝经后大量使用激素治疗,卒中危险性升高约40%。
10)饮食和营养:钠的摄入量多伴随卒中危险性增高,同时钾摄入量的增多伴随卒中危险性降低。
11)缺乏锻炼。
- 偏头痛治疗 2025-04-30
- 偏头痛诊断 2025-04-30
- 颅内动脉瘤治疗。 2025-03-31
- 延髓梗死治疗方案 2025-02-28
- 运动神经元病几种类型 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