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常见的四大肿瘤之一,报告显示:40岁之后,胃癌发病率将增加1倍,而男性过了55岁,发病率开始迅速增高。近年来,胃癌发病人群不断年轻化,35岁以下胃癌患者占病患总数的6%-11%。不仅发病率不断上涨,中国的胃癌死亡率也非常高,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胃癌。很多亚洲国家饮食结构和我国相仿,发病率和中国相当,但据统计:我国整体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只有22%,而日韩为79%,不到这些普及早筛国家的1/3。
胃癌的早期信号仅仅是普通胃病的症状,大多没有特异性,极易被人们忽略,所以,当身体出现以下这5个信号时,要引起高度警惕!
5个信号警惕胃癌来袭
一 明显消瘦、贫血
但凡是超过四十岁的患有胃溃疡的人,在短期内出现了食欲骤减、不喜欢甚至讨厌肉类食物、呕吐隔宿食或者暗红色的食物、营养不好、疲劳困乏、全身无力、明显消瘦、面色萎黄等症状,另外,药物治疗的效果没有以前好了,这很有可能就是病情恶变的信号。
二 嗳气、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
表现为食后饱胀感并主动限制饮食,常常伴有反复嗳气。
三 黑便
一般情况下,在吃了大量的猪、鸡、羊等动物血或是服用了某种药物之后,才会排出黑便。倘若患有溃疡的人排出了黑便却没有办法去解释什么原因,或者在化验大便的时候持续有血,这就尤其需要提高警惕了,应该进一步地去检查清楚,这有很大可能就是病情恶变的信号。
四 出现固定的包块
一些患有胃溃疡的人,在他们心窝这个部位,可以摸到有包块、质硬、表面粗糙不光滑,另外,包块会迅速地增大,在按压的时候会感觉到疼痛。包块越来越大的时候,呕吐的症状也会跟着不断的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病情发生了恶变。
五 疼痛性质的改变
规律性疼痛是溃疡病的特点之一。胃溃疡是饱餐痛,疼痛在吃完饭后的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出现,等到吃下一顿饭之前,已经不会感觉到疼痛了。十二指肠溃疡则是饥饿痛,也就是空腹痛,大多数的情况下,疼痛都是在吃完饭之后的三到四个小时出现的,会持续到吃下一顿,吃过东西后,可以让疼痛减轻或者完全消失,个别病人还有可能会出现夜间疼痛的情况。倘若溃疡是在跟十二指肠相近的胃幽门部发生的话,疼痛的节律性就是跟十二指肠溃疡一样的。万一胃溃疡疼痛的性质有所改变,变为持续性疼痛或者是疼痛有所减轻了,在这个时候,就要警惕是否有可能发生了癌变,应该尽早去医院做检查。
胃癌的高危人群
1、长期进食腌制、熏制、烧烤、煎炸、高盐食物者。
2、长期吸烟饮酒者。
3、长期饮食、作息不规律者。
4、长期从事化工工作者,如橡胶厂工人等。
5、有家族肿瘤病史者。
6、有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肠化生等慢性胃病者)如果是,且隔三差五会出现胃部症状,建议定期查个胃镜,以尽早发现或排除早期胃癌。
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个症状并非特异性的,也就是说,如果有这些表现,应想到癌症的可能性,但不一定就是癌。各位别马上对号入座,自己吓自己。
但如果有了这些症状,如何能求个心安呢?我们建议高危人群应定期做胃镜检查,想的再多也只是可能,不能确定,与其整天心里惴惴不安,还不如理性地做一次胃镜。有了客观检查的依据,自己心里也有底。
- 上一条:十年息肉无人问,一朝肠癌悔恨迟!
- 下一条: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
- 乙肝病毒:从“隐形杀手”到“可控对手”,这篇科普让你轻松看懂! 2025-03-30
- 《哪吒2》里藏着的消化秘密,你发现了吗? 2025-02-28
- 小阑尾,新世界 2025-02-11
- 肠子总是咕咕叫,究竟怎么回事? 2025-01-02
- 身体里的“肝胆相照”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