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相关抗体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其中约90%是由HLA抗体引起,10%HPA抗体引起;文献报道约有20%~50%白血病患者,80%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长期随机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体内极易产生血小板抗体,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会出现输注无效状态,导致患者因血小板计数低下而自发出血或出血不止,甚至死亡。
2.血制品输注过程中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输血安全
血小板相关抗体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约占各类输血反应的14.60%;白细胞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抗体是引起临床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不良反应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有输血史、输血小板史、妊娠史、器官移植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的患者的临床输血工作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而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与白细胞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抗体密切相关,是影响临床安全输血的严重因素。白细胞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抗体的检测对于预防和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非常有意义。
3.反复流产、不孕不育查因:
孕妇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约3.70%-5.60%,经产妇概率更高。血小板相关抗体有效评估流产死胎的风险
4.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的诊断
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有效评估新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并提供治疗建议;
5.其他血小板相关疾病的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恶性肿瘤治疗期间的输血治疗;
- 上一条: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有什么区别呢?
- 下一条:冷沉淀的发现?
- 不要让血液成为“奢侈品” 2025-04-27
- 浅谈PRP 2025-04-27
- 献个血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检测? 2025-03-24
- 献的是全血,输的却是悬浮红细胞? 2025-03-24
- 越亲近的人输血越安全吗?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