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经常会在体检或者外伤后发现贫血,但并不是人人都需要输血治疗。
那什么情况下需要通过输血来治疗呢?一名正常成人体内约有4000毫升血液,失血、造血功能减退、铁及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贫血。当人体失血400毫升以下,可以依靠自身供血及时补充,通常无明显不适,无须输血,称为“安全失血量”;当失血量达600~800毫升时,被称为“危险失血量”,这时人体会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需及时输血改善症状;当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时,被称为“死亡失血量”,随时可能危及生命,需尽快补充血液。医生通常采用血常规检查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当血红蛋白小于60克/升时则达到临床规定的需要输血的标准。因此,不要发现贫血就急着找医生输血,你可能吃点药就可以了。
- 上一条:交叉配血是输血的终极实验
- 下一条:曾经的献血证你见过吗?
- 不要让血液成为“奢侈品” 2025-04-27
- 浅谈PRP 2025-04-27
- 献个血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检测? 2025-03-24
- 献的是全血,输的却是悬浮红细胞? 2025-03-24
- 越亲近的人输血越安全吗?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