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裂囊肿是一种发生于颌面部的良性的、先天性、发育性囊肿。
鳃裂囊肿根据发生部位分第一、二、三、四鳃裂囊肿。第二鳃裂囊肿是最常见的,约占9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10~30岁,第一鳃裂囊肿相对少见,多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
发病机制:人胚第3周末,扁平的胚盘已向腹侧褶卷成园柱形的胚胎,此时胚胎头部发育比例较大,与腹侧的心膨大相接触、颈部不明显。
人胚第4周末,有4对发育良好的鳃弓出现。相邻弓之间的沟叫腮沟,共5对,内侧咽壁内胚层向外突出形成5对咽囊其位置与鳃沟相对,鳃沟底的外胚层和咽囊顶的内胚层相贴,合称鳃膜。
第1对鳃弓不久发育成上颌隆起和下颌隆起,参与颜面的形成。第2对鳃弓参与舌骨及颈部的形成,第2鳃弓向尾侧增长迅速,逐渐覆盖3、4鳃弓,第2对鳃弓与下方其他鳃弓之司的腔隙,称为颈窦。以后第2对鳃弓与其它鳃弓愈合,鳃沟和颈窦消头,颈部光滑成形,若不消失则形成鳃裂囊肿。
- 上一条:睾丸鞘膜腔积液声像图
- 下一条:鳃裂囊肿的临床表现及病理
- 关爱乳腺健康,从超声检查开始! 2025-03-11
- 盆腔淤血综合征 2025-03-02
- 藏毛窦和藏毛囊肿 2024-10-08
- 卵巢畸胎瘤的超声表现 2024-10-08
- 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