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将至,家家都会吃粽子。但要注意,粽子虽好吃,里面的枣核却有可能惹出大麻烦。每年临近端午,都会出现误吞枣核的情况。由于枣核形状特殊,两头尖锐,一旦枣核嵌顿食管后,比起其它异物来说威胁更大,稍有不慎食管壁就会被戳破,从而形成纵膈炎症,波及主动脉血管壁,一旦异物碰到主动脉大血管,会发生大出血。轻者会把食管和胃肠壁划破,重者可能伤及其他重要器官,危及生命。
1.首先是预防。切记:去核再吃。进餐时避免狼吞虎咽,误吞往往就在不经意间。
2.高危人群:老年人及儿童。老年人感觉迟钝,吞咽不协调,容易误咽,儿童认知力差,家长监护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意外,故老人、儿童更需谨慎,提倡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要“囫囵吞枣”。
处理误区:
1.喝醋软化。枣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食醋中醋酸含量低,不可能在酸性环境中软化。相反,酸性的食醋还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除引起烧心等不适,还可能刺激创面,引起出血。2.大量进食。不但起不到包裹异物作用,相反,易将枣核推到肠道,使取出更加困难,甚至加重损伤。
3.吃韭菜治疗食管异物的传说。不靠谱,因为长段韭菜难以下咽,且韭菜对异物没有特异性,即使经过咀嚼后也达不到包裹异物的效果,且韭菜包裹异物会增加异物的直径,有可能加重或增加梗阻概率。
4.更加不要服用石蜡油和导泻剂。服用后会加快肠管的蠕动,反而增加了枣核发生嵌顿和穿孔的机会。
第一,最好不要脱离有医疗服务的地方。成年人如果没有什么症状可以先观察,但是最好要保证一旦出现症状,就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医疗服务。
第二,仔细观察大便。通常来说,大便排出的间隔时间是36~72小时,因此要仔细观察。如果误吞异物后的1~3天还没有排出,可以到医院做一次腹部X光片检查。
第三,特殊人群应立即就医。对于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等,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检查,听取专科医生意见。禁止自行吞服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不要吃任何食物和水,马上到医院检查。
第四,必须遵从医嘱。如果医生要求你留下来观察,一定要听医生的话,不要到处乱跑。
- 上一条: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如何预防消化道出血?
- 下一条:浅谈食物不耐受
- 乙肝病毒:从“隐形杀手”到“可控对手”,这篇科普让你轻松看懂! 2025-03-30
- 《哪吒2》里藏着的消化秘密,你发现了吗? 2025-02-28
- 小阑尾,新世界 2025-02-11
- 肠子总是咕咕叫,究竟怎么回事? 2025-01-02
- 身体里的“肝胆相照”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