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命,没有人能比医护人员更懂得尊重。
——题记
2016年2月27日中午12:00下班,一般医护人员都换班吃饭去了,在西安高新医院神经内三科监护室里,只有值班医生和护士来来回回巡视的身影,一切都很平常。突然,一声惊慌失措的哭腔打破了以往的宁静,“来人啊!医生!”当大家冲进监护室时,只见78岁的重症肌无力刘大爷呼吸微弱,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心率代偿性增快,全身青紫、意识模糊,处于极度缺氧状态。
(二)医生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为重症患者争取抢救时间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科主任贾颐当机立断,在简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刘大爷进行了口对口人工呼吸,连续数次,患者血氧饱和度才得以上升,直至麻醉医师到场,给予经口气管插管、人工呼吸,随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半小时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患者意识逐渐转清,2小时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抢救成功!
看着患者度过危险期,贾主任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了下来,深深地舒了口气……
(三)冲上去急救是一种本能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眼前的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纷纷表示,当时若没及时做人工呼吸,这个患者可能就没有希望了。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贾主任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救死扶伤更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事后,在面对众人的夸赞和病患的致谢时,贾主任表示,“当时的情况很急,我根本就来不及多想,第一反应就是救人。”的确,时间就是生命,正是贾主任及时的人工呼吸,才为78岁的刘大爷赢得了救治的时间,最终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贾主任那种奋不顾身,全力以赴,时时刻刻为病人着想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就像神经内三科医护人员所说的,“他是我们身边最美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的好领导,是我们科室的骄傲!!”
医者仁心!在西安高新医院像贾颐主任这样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他们是和平年代的逆行者,为了更多人的安危,他们时刻准备着,用最高超的医术,用最原始的力量捍卫百姓健康。
- 偏头痛诊断 2025-04-30
- 颅内动脉瘤定义 2025-03-31
- 延髓梗死临床表现 2025-02-28
- 什么是吉兰-巴雷综合征? 2025-01-31
- 心房颤动临床表现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