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当SARS肆虐地席卷神州大地时,我还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医学生,带着一脸懵然与对生命的敬畏,初识了冠状病毒的可怕。如今从医17年,经历了H5N1禽流感、手足口、埃博拉……
我一直觉得疫情离我们很遥远,只是屏幕、报刊上闪烁而过的影像或者字符。然而,当医院第一次召开新冠防控会议时,从医院重视程度中,我突然意识到这次的疫情不容忽视,也第一次真正体味到疫情的严峻与可怕。我在家庭群里告知家人,过年期间尽量不外出,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多洗手,多休息。随即,武汉竟然封城了,我的心随之一揪,疫情竟然如此紧迫,严峻到封城的地步,那么,又有多少因春节回家、探亲、访友、休闲旅游的湖北人散布全国各地?作为一个非感染科的医生我都觉得担忧。
除夕之夜,本是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的日子,微信提示音却急促响起,医院群里一个个主动请缨的信息,我看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我看到了使命感与荣誉感,我看到了一腔热血的沸腾,我看到了一颗热心的真诚。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为我们自豪,我为我们骄傲。
从第一次送战友出征,我泪流满面,为他们担心,为他们骄傲,我们期待他们平安归来。是呀,这个世上哪有真正的岁月静好,只是多了他们这些负重的逆行者,只有他们的舍小家,顾大家,我们才有了平安与祥和。从这天起,送行的场面充斥着我的朋友圈的角角落落,一次次的出征,一次次泪目,一次次挥手,只为了战胜疫情,早日平安归来。
我的一位同事说——应把青春付前线,不枉白衣加吾身!是呀,我们还是青春年纪,满腔热血,一身白衣代表的是责任与使命,面对紧迫的疫情,我们尽绵薄之力的时刻到了。
今天, 为那灿烂的樱花如期而至,我也踏出征途,与我的战友们并肩作战!
临行前豪情万语,充满“不破疫情誓不还”的决心,但当昔日的良师眼眶中溢满泪水,在我的耳边细细叮嘱,从大的如何做好防护,到小的如何洗衣吃饭,面面俱到,我也不禁留下眼泪。当班车逐渐行渐远,慢慢远离西安城区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些不舍,年老的父母,不懂事的稚子,知心的爱人,默契的同事……然而这一切均被机场那一声声“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冲淡。
在武汉的天河机场中邂逅重庆医疗队、河北医疗队,我们相互挥手致意,鼓掌加油,我们都相信有这么多人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定会确定胜利!
机场大巴送我们去驻地,看着昔日繁华的武汉街道空寂无人,非常揪心,这哪里还有水陆交通枢纽大都市的踪影?一路上看到我们的车辆,所有的交警、协警均向我们敬礼致意;到达驻地,穿着橘色马甲的大姐,大哥主动帮我们搬运医疗物资,我又一次留下眼泪,那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们一定要竭尽所能,让这座城市早日恢复春天,重现它车水马龙、人潮攒动的时光!
医院担心我们援鄂一线的生活不便,竟然不休不眠夜行千里给我们送来了保障物资,看到标识“西安国际医学”粉色大轿车,我们倍感亲切,当打开医院给我们箱子那一瞬间,我再次落泪,满满一大箱,从洗漱用品、床单被罩、暖宝宝,到老干妈、豆腐乳、榨菜;从84、酒精、速干手消毒液;到纱布、棉签,药品;到从隔离衣、防护服;到口罩、帽子、防护鞋……林林总总,面面俱到,我的家人们总后方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在前线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
武汉,我们来了,让我们并肩作战,一起恢复你的面容;让我们一起为荣誉而战,为祖国而战!
(作者系2月19日抵鄂、陕西省第四批援鄂医务人员成员、西安高新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淑芬)
- 上一条:致敬最美逆行者——消化科六勇士出征武汉!
- 下一条:援鄂日记:武汉,我们来了
- 陕西省第五届食管胃静脉曲张及其伴发疾病研讨会暨消化道出血培训班(第二期)圆满举办 2025-03-30
- 高新消化科荣获优质护理服务明星科室流动红旗 2025-02-28
- 2024无痛诊疗与麻醉指南研讨会在西安高新医院顺利举办 2024-12-06
- 西安高新医院消化科高梦琪医生、许苗苗护士在第十二届全国医院管理工具大会中斩获二等奖! 2024-11-04
- 2024全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内痔微创治疗学术研讨会于10月12日在西安隆重召开!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