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全球性的健康难题,难在早期无症状,发现即为中晚期,预后差,存活率也低,胃癌是东方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癌种,其中情况最严重的是日本,每年有近5万日本人死于胃癌,占日本因癌死亡人数的1/4。中国亦为胃癌大国,但我们在胃癌的生存率上远小于日本,今天我们就介绍日本人如何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及提高患癌后的生存率,从而提高我们个体防癌、治癌的能力。
第一:找到胃癌的发病原因
对于生活习惯的研究发现,将摄盐量控制在6g/d以下,胃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盐分摄取过多会损坏胃黏膜屏障,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导致胃癌高发。其次,日本的饮食和中国人饮食习惯相同,习惯使用筷子,这使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西方国家明显增高。幽门螺旋杆菌能破坏胃黏膜,释放毒素,导致胃炎、溃疡并致癌。
第二:大力普及胃镜的早期筛查
据报道,日本人口为1.27亿,每年总共约完成1500万例胃镜检查。相当于每年12.5%的人都会去做胃镜。再换算一下,相当于5年中有62.5%的人至少做了1次胃镜。而我国的胃镜的检查率非常低。
胃癌的高危因素包括:性别: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遗传因素:有消化道家族史,罹患胃癌可能性比普通人高2-3倍不等,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也应重视;年龄:大约75%的胃癌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建议以45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有条件或高危因素多的人应尽量提前。胃病病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呈正相关性,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未感染人群的好几倍。另外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等病史,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饮食、生活习惯:长期吸烟,喜欢高盐饮食,爱吃腌熏煎烤炸食品,常常吃剩饭剩菜霉变食物等,也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我们建议具有以上高危因素患者早期胃镜检查提高胃早癌发现率,从而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上一条:夏季将至如何应对急性胃肠炎
- 下一条:细菌性痢疾知识普及
- 乙肝病毒:从“隐形杀手”到“可控对手”,这篇科普让你轻松看懂! 2025-03-30
- 《哪吒2》里藏着的消化秘密,你发现了吗? 2025-02-28
- 小阑尾,新世界 2025-02-11
- 肠子总是咕咕叫,究竟怎么回事? 2025-01-02
- 身体里的“肝胆相照”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