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不容忽视的“肠道交通堵塞”
腹痛、呕吐、腹胀、排便排气停止……这些症状可能是“肠梗阻”在作祟!作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梗阻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肠道交通堵塞”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食物、液体、气体等)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通过肠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甚至完全阻塞。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如肠粘连、肿瘤压迫)和动力性肠梗阻(如术后肠麻痹)。
关键提示:肠梗阻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老年人、腹部手术史患者、肿瘤患者风险更高!
二、肠梗阻的典型症状
如果出现以下“四大信号”,需高度警惕:
1. 腹痛:阵发性绞痛,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
2. 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吐出粪样物。
3. 腹胀: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
4. 停止排便排气:完全性梗阻时,肛门无排气排便。

?? 危险信号:若腹痛转为持续性、出现发热或血压下降,提示可能发生肠坏死或穿孔,需立即就医!
三、常见病因:你的肠道为何“堵车”?
1. 肠粘连(最常见):多见于腹部手术后,瘢痕组织压迫肠道。
2. 疝气嵌顿:肠管卡在腹壁薄弱处无法回纳。
3. 肿瘤:肠道肿瘤或腹腔转移瘤压迫。
4. 肠扭转/肠套叠:老年人或婴幼儿高发。
5. 功能性梗阻:如低钾血症、术后肠麻痹。
四、如何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X线立位腹平片(典型“气液平面”)、CT(明确梗阻部位和病因)。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评估感染和脱水情况。
治疗原则
1. 保守治疗(不完全梗阻适用):
- 禁食、胃肠减压(插胃管)。
- 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抗生素预防感染。
2. 手术治疗(完全梗阻或疑肠坏死时):
- 解除梗阻原因(如松解粘连、切除肿瘤)。
- 必要时行肠造瘘术。
五、预防肠梗阻,记住这几点!
1. 术后早活动:减少肠粘连风险。
2. 饮食调理:避免暴饮暴食,少食辛辣、粗纤维食物(如竹笋、年糕)。
3. 控制基础病:如疝气患者及时修补,便秘者保持排便通畅。
4. 警惕报警症状:反复腹痛伴呕吐时尽早就医。
结语:
肠梗阻起病急、进展快,但早期识别可显著改善预后。如果您或家人出现相关症状,请立即前往医院急诊或普外科就诊!
转发提醒身边人,别让“肠道堵车”威胁健康!
腹痛、呕吐、腹胀、排便排气停止……这些症状可能是“肠梗阻”在作祟!作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梗阻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肠道交通堵塞”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食物、液体、气体等)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通过肠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甚至完全阻塞。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如肠粘连、肿瘤压迫)和动力性肠梗阻(如术后肠麻痹)。
关键提示:肠梗阻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老年人、腹部手术史患者、肿瘤患者风险更高!
二、肠梗阻的典型症状
如果出现以下“四大信号”,需高度警惕:
1. 腹痛:阵发性绞痛,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
2. 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吐出粪样物。
3. 腹胀: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
4. 停止排便排气:完全性梗阻时,肛门无排气排便。

?? 危险信号:若腹痛转为持续性、出现发热或血压下降,提示可能发生肠坏死或穿孔,需立即就医!
三、常见病因:你的肠道为何“堵车”?
1. 肠粘连(最常见):多见于腹部手术后,瘢痕组织压迫肠道。
2. 疝气嵌顿:肠管卡在腹壁薄弱处无法回纳。
3. 肿瘤:肠道肿瘤或腹腔转移瘤压迫。
4. 肠扭转/肠套叠:老年人或婴幼儿高发。
5. 功能性梗阻:如低钾血症、术后肠麻痹。
四、如何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X线立位腹平片(典型“气液平面”)、CT(明确梗阻部位和病因)。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评估感染和脱水情况。
治疗原则
1. 保守治疗(不完全梗阻适用):
- 禁食、胃肠减压(插胃管)。
- 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抗生素预防感染。
2. 手术治疗(完全梗阻或疑肠坏死时):
- 解除梗阻原因(如松解粘连、切除肿瘤)。
- 必要时行肠造瘘术。
五、预防肠梗阻,记住这几点!
1. 术后早活动:减少肠粘连风险。
2. 饮食调理:避免暴饮暴食,少食辛辣、粗纤维食物(如竹笋、年糕)。
3. 控制基础病:如疝气患者及时修补,便秘者保持排便通畅。
4. 警惕报警症状:反复腹痛伴呕吐时尽早就医。
结语:
肠梗阻起病急、进展快,但早期识别可显著改善预后。如果您或家人出现相关症状,请立即前往医院急诊或普外科就诊!
转发提醒身边人,别让“肠道堵车”威胁健康!
- 上一条:小小阑尾,不可忽视-阑尾炎
- 下一条:没有了
- 不容忽视的“肠道交通堵塞” 2025-08-31
- 小小阑尾,不可忽视-阑尾炎 2025-07-31
- 了解沉默的“杀手”——胃癌 2025-06-30
- 端午食粽需谨慎,预防枣核风险保健康 2025-05-31
- 胆囊炎,应该怎么吃? 2025-04-30